欢迎光临 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多措并举促履行 纠纷化解更省心

时间:2025-10-31 阅读:85

在知识产权案件办理中,每一份生效法律文书都承载着权利人维护创新成果、捍卫合法权益的期待。为让胜诉权益更快落地,让生效法律文书兑现更高效、更省心,同时切实减少群众“打官司”后的奔波,襄阳高新区法院知识产权团队聚焦“便民利民”的核心目标,从判决送达、文书生效到当事人咨询的全流程发力,贴心引导法律义务及时履行,最大限度降低群众进入执行程序的诉累。

判决送达“带指南”,履行指引“不困惑”

积极推行“判决书+履行指南”模式,随文书一并送达《自动履行提示》及指南,清晰列明履行期限、履行方式、付款路径等关键信息,并特别提示权利人准确填写收款账户,确保义务人“一看就懂、照着能做”。同时,指南中明确区分上诉费、诉讼费及权利人账号,附注案号、当事人名称及法官联系方式,有效避免因信息混淆导致的履行错误,让主动履行更精准、更便捷。

文书生效“强督促”,成本提醒“防风险”

充分利用诉讼费退费这一关键节点,构建“退费+追缴+提醒”工作模式,即在为原告办理退费的同时,主动联系被告,告知其履行义务的内容与期限,并重点提示逾期履行可能产生的迟延履行金、执行费用等额外经济负担。通过“算清经济账”的方式,引导义务人理性评估履行成本与违约风险,从利益权衡上促使其主动履行,避免因拖延导致“多花钱、增负担”。

双向沟通“聚合力”,履行氛围“早促成”

在接受当事人尤其是胜诉方咨询时,审判人员不仅及时反馈案件生效信息,更主动询问履行进展,并同步将权利人关注信息传递至义务人,形成“双向提醒+氛围营造”的督促闭环,既回应了权利人的关切,也强化了义务人的履行意识,营造“有人督促、有人关注”的履行环境,推动案件在沟通中实现自动履行,纠纷在“不跑腿、不耗时”的情况下化解,有效防止因信息不畅导致的履行滞后。

该院知识产权审判团队坚持以“便民、高效、务实”为目标,通过前端引导、中端督促、后端沟通的全流程方式,有效推动了案结事了、实质解纷。

今年截至10月,该团队裁判文书申请执行率41.6%,较去年同期下降107.34%,并优于合理区间4.4个百分点。下一步,该院将持续优化工作细节,以更务实的司法服务,推动审判执行工作良性循环,真正让群众在司法过程中感受到便捷和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