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隆院长视察高新法院 指导法院新址的选址工作
作者: 刘念 时间:2013-03-22 阅读:1731
3月20日,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秋隆及党组成员、执行局长申清就高新法院选址和过渡期的全面建设进行指导。
当天上午,王秋隆院长和高新区管委会李徳璋主任就高新法院的新址建设进行了磋商,王院长向李主任表达了中院党组对管委会支持的感谢,并请高新区管委会对高新法院的选址、建设给予支持。随后,王院长、申局长实地查看了拟选地址,对拟选的地址表示满意,并叮嘱高新法院负责同志加快选址工作,为及早开工建设打好基础。王院长深入到干警中间,征求干警的建议,对办公室、临时审判庭都逐一细致查看,在肯定高新法院工作业绩的同时,强调高新区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龙头,高新法院更要高标准建设,高标准的管理,切实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安检问题最重要
王院长指出虽然我院是租赁场地但安全检查不可怠慢,要求司法警察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对进入审判场所的人、物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不放过任务与违法犯罪有关的蛛丝马迹,把可能发生的犯罪苗头予以扼杀,从而能真正做到服务审判,提高人民法院审判效果和审判质量。应注意:一、提高意识,不断完善安检配置;二、落实制度,不断增强安全检查意识;三、加强培训,不断提高执法素质;四、做好预案,妥善解决安全检查中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
接待工作需耐心
在大厅内设置“超市型” 导诉台,使得当事人进入法院后就知道自己需要的东西在什么地方,为当事人创造干净、有序、宽敞、文明的诉讼环境,通过优化环境疏解、稳定群众情绪,一楼办公大厅增设内线电话,来访当事人可在保安人员指导下直接与法院工作人员电话联系,相关来访、诉讼等事项可以直接电话咨询了解,实现法官与群众的顺畅沟通,不仅有效降低了诉讼“门槛”,拉近了法院与群众的距离,而且彰显了法院司法为民的人文关怀且做到人民司法为人民。在新院的建设中我院即将建设诉讼服务中心、诉前调解中心和速裁中心以达到一切为人民着想。
信息化建设立跟进,裁判文书必上网
王院长对我院过渡时期信息化建设的完备程度给予充分肯定。要求我院在新建办公楼的时候信息化建设上要求一定要统筹考虑,提升一个档次,并指出法院的信息化建设是法院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一场革命。加强法院的信息化建设是大势所趋,是人民法院建设的发展方向。可以说,信息化水平是一个国家、一个系统、一个部门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强信息化建设,是人民法院服务科学发展和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裁判文书上网,经历了一个饱受争议的历程后,已经明确进入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三五”纲要,被表述为要“研究建立裁判文书网上发布制度和执行案件信息的网上查询制度”,这足以说明裁判文书上网已经势在必行。裁判文书上网是人民法院运用网络这一当今最普及的媒体深化司法公开制度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司法理念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