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筑牢防非“安全网”,共护群众“钱袋子”

时间:2025-06-13 阅读:13

当前,非法集资犯罪手段花样翻新、噱头更具迷惑性,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和社会金融秩序的稳定。为切实提升辖区群众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织密织牢金融安全防护网,6月13日,襄阳高新区法院在高新区管委会的统一组织安排下,联合区财政金融局、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团山镇政府等多个单位,在辖区人流密集的吾悦广场共同开展“2025年防范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日”活动。

活动现场,图文并茂的宣传展板和丰富实用的宣传手册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法官干警们热情地向过往群众发放资料,讲解非法集资的常见套路及其巨大的社会危害性。 法官们选取了近期审理的典型非法集资案例,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现场“拆解”犯罪分子的惯用伎俩:如何利用“高回报、低风险”的诱饵制造暴富假象,如何通过虚假宣传、明星站台或打“亲情牌”骗取信任,一步步诱导受害者掉入陷阱。这些源自真实案件的剖析,形象生动,发人深省,引得围观群众频频点头,议论纷纷。

“这个养老投资项目说保本保息,还送旅游,能信吗?”

“朋友拉我投资一个虚拟矿场,说收益很高,这会不会是非法集资啊?”

“要是亲戚拉着一起‘投资’,我该怎么拒绝才不伤和气?”

面对现场群众一个接一个的困惑和担忧,法官干警们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 他们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分析具体问题,提供实用的风险识别技巧和应对建议,引导大家理性看待投资,帮助大家擦亮眼睛,看清所谓“馅饼”背后的“陷阱”。 这种零距离、面对面的答疑解惑,极大地增强了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防范知识真正入脑入心。

宣传过程中,法官干警们反复向群众强调一个核心原则:天上不会掉馅饼! 并提醒人民群众防范非法集资一定要做到“三不”,即:“不轻信” 任何打着“稳赚不赔”、“一夜暴富”旗号的投资项目;“不透露” 个人身份证、银行卡号、密码等敏感信息给不明来源的平台或个人;“不转账” 投资那些来源不清、资质不明的项目。简洁易懂的“三不”口诀,让现场群众进一步提升了“防非”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此次集中宣传活动,是襄阳高新区法院立足审判职能,延伸司法服务,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举措, 不仅普及了法律知识,营造了浓厚的防非氛围,更通有效提升了广大群众对非法集资的警惕性、辨别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下一步,高新区法院将持续保持对非法集资犯罪的高压打击态势,同时,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深化源头治理,为守护好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维护社会金融安全稳定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图片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