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暂缓惩戒修“信用”,善意执行促“双赢”
时间:2024-07-05 阅读:373
“感谢法院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和帮助,让我们重拾焕发生机的勇气和信念!”
近日,襄阳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向襄阳高新区法院送来感谢信,为该院执行局帮助企业修复信用,使公司顺利签订项目合同表达诚挚的谢意。
襄阳某环保设备公司因涉多起合同、劳动争议等纠纷被列为被执行人,但该公司因经营困难暂无财产可供执行,相关案件均已终结执行程序,公司负责人被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申请执行人的胜诉权益兑现遥遥无期。
今年4月,该公司中标四川某尾气处理采购项目,需公司法定代表人亲赴招标公司总部就相关细节进行磋商并签订协议。但公司负责人正处于被限制高消费期间,对其外出带来诸多不便。一筹莫展之际,该公司向法院递交了暂缓信用惩戒的申请,并承诺该项目赚取利润后积极偿还相关执行案件的款项。
一面是申请执行人期盼法院早日将欠款执行到位,一面又是被执行企业的确经营困难无法履行,为突破“两难”局面,高新法院执行局收到被执行企业的申请后,立即针对该公司经营现状、偿债能力进行综合研判,深入评估暂缓该企业信用惩戒的利与弊,积极寻求破解执行难的“最优解”。
经综合考量,执行法院认为,该企业此前已经多次表现出愿意积极履行义务的意向,主动向法院如实申报财产并作出信用承诺,而且目前又中标大型采购项目,不仅提升了清偿债务的能力,也增强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兑现可能性。于是,执行局依照该院《关于建立被执行人信用预警和修复机制的操作细则(试行)》的规定,向该公司作出暂缓信用惩戒执行决定书,决定暂缓对其进行信用惩戒,宽限期为一个月。2024年5月,该公司负责人成功赴外地与招标公司并顺利签订协议。
竭泽而渔不如放水养鱼。今后,高新法院将始终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积极探索推进信用承诺、修复机制,帮助企业纾困解难、补血输气,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